成為風險納稅人的原因有哪些
納稅人是“納稅義務人”的簡稱。一般情況下納稅人的風險等級會被分為4個等級:無風險、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相信有不少財務人遇到過這種情況,在抄稅清卡的時候,發現自己開發票用的稅盤不能網上抄報、清卡,并且開票系統提示企業已成為風險納稅人。那么風險納稅人“風險”在哪?如何解除風險?下面和立華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吧!
一、成為風險納稅人的原因
1、沒及時向稅局報送相關資料,或沒按照規定進行納稅申報。
2、財務人員工作疏忽或技能不過關忘繳納或少繳納,以及對稅收政策不了解多繳納稅款。
3、不按規定設置、保管賬簿、憑證,未能準確進行財務核算。
4、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和記賬憑證。
5、利用陰陽合同等手段設置內外兩套賬,隱瞞收入少繳稅款。
6、利用虛假交易人信息、身份證、賬戶設置多個銀行賬戶實施偷稅。
7、利用空殼公司轉移資金和資產進行逃稅,或利用虛假業務抽逃資金和逃逸稅收。
8、不按規定履行代扣代繳義務。
9、出口退稅不按規定辦理,及利用虛假手段騙取出口退稅。
10、稅負忽高忽低,納稅申報率偏低,庫存率出現異常,成本率、費用率出現異常,利潤率出現異常等。
11、違規使用發票,利用虛假發票報銷偷逃稅款。
12、在沒有真實業務的情況下開具發票,或三流不一致等發票違規問題。
13、稅局要求企業開票軟件必須升級的,企業沒有進行升級,也會成為風險納稅人。
14、通過申報表規避稅務機關審核比對,進行虛假申報的。
15、企業法人、財務、辦稅人為同一人。
16、企業注冊地址被列入高風險地址的。
二、企業如何解除高風險
1、聯系企業的主管稅務所問清楚具體原因;
2、配合專管員的核查提供稅務局所需要的材料;
3、將資料準備好去找專管員進行一一核實;看資料是否真實有效、齊全;
4、核實清楚按所屬專管員給的處理結果進行補繳稅款罰款、滯納金等;
5、稅務局會根據核查的最終結果決定是否解除風險。
對于企業而言,出現稅務異常,會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影響企業的信譽與形象。因此被列入風險納稅人的企業,一定要及時解除稅務異常。
以上就是立華星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成為風險納稅人的原因有哪些的介紹,想要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歡迎瀏覽立華星官網。
一、成為風險納稅人的原因
1、沒及時向稅局報送相關資料,或沒按照規定進行納稅申報。
2、財務人員工作疏忽或技能不過關忘繳納或少繳納,以及對稅收政策不了解多繳納稅款。
3、不按規定設置、保管賬簿、憑證,未能準確進行財務核算。
4、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和記賬憑證。
5、利用陰陽合同等手段設置內外兩套賬,隱瞞收入少繳稅款。
6、利用虛假交易人信息、身份證、賬戶設置多個銀行賬戶實施偷稅。
7、利用空殼公司轉移資金和資產進行逃稅,或利用虛假業務抽逃資金和逃逸稅收。
8、不按規定履行代扣代繳義務。
9、出口退稅不按規定辦理,及利用虛假手段騙取出口退稅。
10、稅負忽高忽低,納稅申報率偏低,庫存率出現異常,成本率、費用率出現異常,利潤率出現異常等。
11、違規使用發票,利用虛假發票報銷偷逃稅款。
12、在沒有真實業務的情況下開具發票,或三流不一致等發票違規問題。
13、稅局要求企業開票軟件必須升級的,企業沒有進行升級,也會成為風險納稅人。
14、通過申報表規避稅務機關審核比對,進行虛假申報的。
15、企業法人、財務、辦稅人為同一人。
16、企業注冊地址被列入高風險地址的。
二、企業如何解除高風險
1、聯系企業的主管稅務所問清楚具體原因;
2、配合專管員的核查提供稅務局所需要的材料;
3、將資料準備好去找專管員進行一一核實;看資料是否真實有效、齊全;
4、核實清楚按所屬專管員給的處理結果進行補繳稅款罰款、滯納金等;
5、稅務局會根據核查的最終結果決定是否解除風險。
對于企業而言,出現稅務異常,會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影響企業的信譽與形象。因此被列入風險納稅人的企業,一定要及時解除稅務異常。
以上就是立華星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成為風險納稅人的原因有哪些的介紹,想要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歡迎瀏覽立華星官網。
相關知識
熱門財稅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