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資訊 > 稅務總局公開4領域27事項權責清單
稅務總局公開4領域27事項權責清單
圍繞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稅務部門依法治稅。記者今天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目前稅務部門4領域27事項61子項的權責清單已對外公開,保留的權責事項也編制了權力運行流程圖。
法治護航:加快稅收立法規范執法
2013年,稅務總局黨組清醒認識到,稅收工作距離實現稅收現代化還存在差距——在服務發展大局、職能轉變、依法治稅、信息管稅、人才支撐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如何破題?答案是深化改革,法治護航。以依法治稅為統領,加快稅收立法,規范稅收執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稅務部門加快推進稅收立法步伐。《環境保護稅法》《煙葉稅法》《耕地占用稅法》等立法工作取得新突破。稅務總局還明確,在新的稅收法律未取代現有稅收條例之前,認真執行現行稅收條例,也是依法行政。
公平公正執法是對納稅人最好的服務。稅務部門該管什么、能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前不久發布的《國家稅務總局權力和責任清單(試行)》給出答案:4領域27事項61子項的權責清單對外公開,保留的權責事項也編制權力運行流程圖。同時,稅務部門開展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三項制度”試點,確保稅收執法在法治軌道上有序運行。
稅制改革:營改增減稅1.6萬億
此外,以營改增為“突破口”,稅制改革與征管改革齊頭并進,著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營改增,是近年來我國減稅規模最大的改革措施,自2012年啟動試點迄今累計減稅1.61萬億元。這項改革實現了對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的全面覆蓋。55天時間完成四大行業超過1000萬戶企業納稅人的稅制轉換,更顯示出改革的難度之高。
在營改增的引領下,資源稅從價計征、環保費改稅等多項稅制改革加速推進。全面推進的稅制改革,對征管改革提供了相向的推動力。
征管改革:國地稅服務深度融合
“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軍’,財稅改革向縱深邁進。這需要同步推進稅收征管體制改革來提供支撐,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說。
為此,2015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第一次從國家治理的高度闡述稅收作用并作出部署,開啟1994年分稅制后最為宏大的一場稅收征管改革。
而征管改革成效,隨即在稅制改革中得以驗證。全面推開營改增期間,全國稅務機關增設辦稅窗口17386個,建立9338個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3.6萬個聯合辦稅窗口,合力提高征管效率,保障了改革的順利落地。有專家表示營改增等改革成了國地稅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的“試金石”。
“寓管理于服務中,是建設服務型機關的必然要求。”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正中認為,近幾年稅務部門最大的變化,就是把納稅服務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實現從管理型向服務型機關轉變。
2014年3月,稅務系統開啟我國納稅服務標準化、制度體系規范化建設大幕,并啟動了“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相繼推出了26類90項便民辦稅服務措施。在此帶動下,便捷的電子稅務局、“二維碼”一次性告知、表證單書辦稅無紙化、12366納稅服務熱線、同城通辦和省內通辦等服務創新方式越來越多元,含金量越來越高。到2017年,納稅服務規范經過1.0版、2.0版、3.0版的升級改造,實現服務一把尺子、辦稅一個標準,辦稅效率明顯提升,辦稅負擔明顯減輕。統計顯示,減少辦稅時間平均達30%以上,增加“立等可辦”即辦事項50%以上。
2012年至2016年,全國納稅人對國稅、地稅部門的滿意度分別提高了3.92分、3.85分。這與近年來稅務部門順應經濟發展大勢,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實現便民春風常態化、納稅服務規范化密不可分。
法治護航:加快稅收立法規范執法
2013年,稅務總局黨組清醒認識到,稅收工作距離實現稅收現代化還存在差距——在服務發展大局、職能轉變、依法治稅、信息管稅、人才支撐等方面還有待加強。
如何破題?答案是深化改革,法治護航。以依法治稅為統領,加快稅收立法,規范稅收執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稅務部門加快推進稅收立法步伐。《環境保護稅法》《煙葉稅法》《耕地占用稅法》等立法工作取得新突破。稅務總局還明確,在新的稅收法律未取代現有稅收條例之前,認真執行現行稅收條例,也是依法行政。
公平公正執法是對納稅人最好的服務。稅務部門該管什么、能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前不久發布的《國家稅務總局權力和責任清單(試行)》給出答案:4領域27事項61子項的權責清單對外公開,保留的權責事項也編制權力運行流程圖。同時,稅務部門開展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三項制度”試點,確保稅收執法在法治軌道上有序運行。
稅制改革:營改增減稅1.6萬億
此外,以營改增為“突破口”,稅制改革與征管改革齊頭并進,著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助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營改增,是近年來我國減稅規模最大的改革措施,自2012年啟動試點迄今累計減稅1.61萬億元。這項改革實現了對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的全面覆蓋。55天時間完成四大行業超過1000萬戶企業納稅人的稅制轉換,更顯示出改革的難度之高。
在營改增的引領下,資源稅從價計征、環保費改稅等多項稅制改革加速推進。全面推進的稅制改革,對征管改革提供了相向的推動力。
征管改革:國地稅服務深度融合
“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軍’,財稅改革向縱深邁進。這需要同步推進稅收征管體制改革來提供支撐,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說。
為此,2015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第一次從國家治理的高度闡述稅收作用并作出部署,開啟1994年分稅制后最為宏大的一場稅收征管改革。
而征管改革成效,隨即在稅制改革中得以驗證。全面推開營改增期間,全國稅務機關增設辦稅窗口17386個,建立9338個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3.6萬個聯合辦稅窗口,合力提高征管效率,保障了改革的順利落地。有專家表示營改增等改革成了國地稅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的“試金石”。
“寓管理于服務中,是建設服務型機關的必然要求。”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正中認為,近幾年稅務部門最大的變化,就是把納稅服務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實現從管理型向服務型機關轉變。
2014年3月,稅務系統開啟我國納稅服務標準化、制度體系規范化建設大幕,并啟動了“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相繼推出了26類90項便民辦稅服務措施。在此帶動下,便捷的電子稅務局、“二維碼”一次性告知、表證單書辦稅無紙化、12366納稅服務熱線、同城通辦和省內通辦等服務創新方式越來越多元,含金量越來越高。到2017年,納稅服務規范經過1.0版、2.0版、3.0版的升級改造,實現服務一把尺子、辦稅一個標準,辦稅效率明顯提升,辦稅負擔明顯減輕。統計顯示,減少辦稅時間平均達30%以上,增加“立等可辦”即辦事項50%以上。
2012年至2016年,全國納稅人對國稅、地稅部門的滿意度分別提高了3.92分、3.85分。這與近年來稅務部門順應經濟發展大勢,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實現便民春風常態化、納稅服務規范化密不可分。
立華星財務目前全國各地均有分公司以及合作機構辦理各種財稅業務,我司業務涵蓋: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商標注冊,工商變更,進出口權,出口退稅代辦等多元化業務,如有需要可撥打電話18820806866(微信同號),或點擊【在線咨詢】。
- 03/08 [行業] 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有什么作用
- 03/08 [行業] 創業項目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哪些因素
- 03/08 [政策] 如果要開創公司,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 03/08 [政策] 如何委婉拒絕別人的投資項目
- 03/07 [政策] 經營范圍的名稱涉及到前置審批的情況
- 03/07 [行業] 公司注冊資本多少以上能冠省名
- 03/07 [政策] 公司拿我的卡走賬對我有影響嗎
- 03/04 [行業] 發票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區別
- 03/04 [行業] 怎么判斷寫字樓能不能注冊公司
- 03/04 [行業] 未分配利潤和留存收益一樣嗎

猜你喜歡
- 注冊的新公司怎么做稅務核定 (0) (1850)
- 注冊公司執照下來后稅務怎么辦理 (0) (1001)
- 辦理個人臨時稅務登記證有什么好處?能開專票嗎? (0) (5660)
- 法人零申報個稅、公司不做稅務申報有什么影響 (0) (2851)
- 支付方勞務報酬的六大稅收雷區 (0) (1736)
- 稅務稽查企業應如何應對 (0) (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