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資訊 > 無印良品多次降價促銷 欲扭轉在華業績
無印良品多次降價促銷 欲扭轉在華業績
無印良品近期經歷最大降價行動。無印良品日前于日本本土市場進行有史以來最大的降價行動,中國市場緊隨其后。盡管無印良品每年大都有2-3次的降價,涉及家具、服飾等品類。但此次降價的范圍、幅度都比以往的廣,不禁引起外界的關注。無印良品在日本市場進行有史以來的最大降價行動后,在華市場新定價也與1月18日跟進,同時試水跟進微信小程序并開通微信支付。
無印良品此次降價涉及2300件家具、食品、衣服等商品,其中暢銷的電腦包價格降幅達25%,由3990日元將至2990日元,三雙裝襪子降價100日元至890日元。店內不少商品均被重新貼上了標簽,主要集中在男女服裝、家具等品類。而據店員介紹,“由于這些商品基本都是2017年甚至2016年款,銷量不佳所以才進行降價”。
據悉,無印良品于去年8月宣布中國店鋪在2017年秋冬開啟新定價,其中家具類降價幅度為67%,電子類和健康美容類分別降價21%、24%。在此之前,無印良品在中國內地已有過六次降價。無印良品表示,降價的主要原因來自降低進口關稅、優化庫存管理、擴大生產規模和減少物流成本等方面。無印良品在于中國有優惠的一些東南亞國家和中國內地生產產品,從而達到降低關稅的目的。隨著中國市場的要求增加,規模擴大后,生產效率隨之提高,降低了每件商品的成本。
無印良品多次大規模降價的原因,不同門店降價原因不同而給出的理由也不一樣。眾說紛紜,有的稱“供應商更換”,也有的表示“確實銷量不好而降價”,也有的稱“成本降低而降價”。不管無印良品降價的理由是什么,都給我們透露了一個信息,無印良品的業績提升受阻。
歷經多次降價的無印良品,在中國區的業績表現依然不盡人意。在2017年6-8月的第二財季中,海外市場的同店銷售額僅增長了4%。其中,無印良品在中國同店銷售額僅增長1.8%。形成對比的是,前兩個季度的同店銷售額分別增長了5.8%和7.6%。但得益于無印良品在中國區的店鋪擴張,中國區的銷售額增長了22.6%。在截至8月底的上半財年,中國可比銷售額增長3.8%,實際銷售額增長16.6%至308.07億日元。
同時,降價策略在日本本土市場略有成效。得益于服飾折扣帶來了更多的客流量和消費,無印良品第二財季日本同店銷售上升了11%,總銷售額達到858.5億日元,同比增長15.7%。在2017年3-8月的半年內,經過300個產品降價后,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直營店可比銷售增長7.9%,直營業務客流同比增長7.5%。無印良品表示降價不但吸引了新客戶,老客戶的復購率也因此提升。同時,良品計畫披露的最新月度數據顯示,該集團三季度預計迎來本財年最差表現,再次啟動降價無疑是集團受上半年成功降價促銷售表現鼓舞。
多方舉措 試圖挽回業績
無印良品也表示,未來在中國的擴張會有所放緩,預計在本財年內只增加30家店鋪。而無印良品此前曾宣布在本財年內于中國區會增設店鋪40家,目前中國區店鋪已達到210家。即使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店鋪一直在增加,但其整體的銷售額增長緩慢。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1月17日,無印良品在官方微信公眾號連續發布6篇推文,宣布將于1月18日正式接入微信支付并開通“MUJI無印良品”小程序。同時,無印良品還將于當日開啟全球首個無印良品三合一項目,包括無印良品深圳深業上城旗艦店、全球第二家MUJI Diner無印良品餐堂以及全球首家MUJI HOTEL無印良品酒店,同時結合三種不同業態。
對于無印良品這一勢態,派尚服飾搭配學院院長康藍心則表示,無印良品定價偏高,大規模的降價并不能從根本上挽回業績頹勢。同時,無印良品近年來產品的品質以及品類并無創新,加之同系類的產業逐漸興起,同質化的傾向開始出現,在產品性能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無印良品所特有的簡約、舒適設計理念的純天然品牌形象不再是消費者的惟一選擇。因此,對于無印良品而言,在市場上勢必會產生一定沖擊。
同時,對于無印良品的“開店盈利”策略,康藍心則表示“著實是一步險棋”。無印良品店鋪選址大多為成本較高的高端購物中心,而在業績低迷的情況下選擇門店擴張比較危險,甚至會拉低業績增長。
康藍心認為無印良品目前正面對一種“成熟的老客戶群體摒棄,新一代消費群體中品牌影響力不大”的尷尬局面,“提升消費者在消費體驗中的新鮮感”是無印良品應該首要解決的問題。不斷培養新客戶群體以及尋找新的消費熱點,了解新一代客戶群體的消費習慣,才能讓品牌獲得持續生長。
無印良品此次降價涉及2300件家具、食品、衣服等商品,其中暢銷的電腦包價格降幅達25%,由3990日元將至2990日元,三雙裝襪子降價100日元至890日元。店內不少商品均被重新貼上了標簽,主要集中在男女服裝、家具等品類。而據店員介紹,“由于這些商品基本都是2017年甚至2016年款,銷量不佳所以才進行降價”。
據悉,無印良品于去年8月宣布中國店鋪在2017年秋冬開啟新定價,其中家具類降價幅度為67%,電子類和健康美容類分別降價21%、24%。在此之前,無印良品在中國內地已有過六次降價。無印良品表示,降價的主要原因來自降低進口關稅、優化庫存管理、擴大生產規模和減少物流成本等方面。無印良品在于中國有優惠的一些東南亞國家和中國內地生產產品,從而達到降低關稅的目的。隨著中國市場的要求增加,規模擴大后,生產效率隨之提高,降低了每件商品的成本。
無印良品多次大規模降價的原因,不同門店降價原因不同而給出的理由也不一樣。眾說紛紜,有的稱“供應商更換”,也有的表示“確實銷量不好而降價”,也有的稱“成本降低而降價”。不管無印良品降價的理由是什么,都給我們透露了一個信息,無印良品的業績提升受阻。
歷經多次降價的無印良品,在中國區的業績表現依然不盡人意。在2017年6-8月的第二財季中,海外市場的同店銷售額僅增長了4%。其中,無印良品在中國同店銷售額僅增長1.8%。形成對比的是,前兩個季度的同店銷售額分別增長了5.8%和7.6%。但得益于無印良品在中國區的店鋪擴張,中國區的銷售額增長了22.6%。在截至8月底的上半財年,中國可比銷售額增長3.8%,實際銷售額增長16.6%至308.07億日元。
同時,降價策略在日本本土市場略有成效。得益于服飾折扣帶來了更多的客流量和消費,無印良品第二財季日本同店銷售上升了11%,總銷售額達到858.5億日元,同比增長15.7%。在2017年3-8月的半年內,經過300個產品降價后,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直營店可比銷售增長7.9%,直營業務客流同比增長7.5%。無印良品表示降價不但吸引了新客戶,老客戶的復購率也因此提升。同時,良品計畫披露的最新月度數據顯示,該集團三季度預計迎來本財年最差表現,再次啟動降價無疑是集團受上半年成功降價促銷售表現鼓舞。
多方舉措 試圖挽回業績
無印良品也表示,未來在中國的擴張會有所放緩,預計在本財年內只增加30家店鋪。而無印良品此前曾宣布在本財年內于中國區會增設店鋪40家,目前中國區店鋪已達到210家。即使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店鋪一直在增加,但其整體的銷售額增長緩慢。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1月17日,無印良品在官方微信公眾號連續發布6篇推文,宣布將于1月18日正式接入微信支付并開通“MUJI無印良品”小程序。同時,無印良品還將于當日開啟全球首個無印良品三合一項目,包括無印良品深圳深業上城旗艦店、全球第二家MUJI Diner無印良品餐堂以及全球首家MUJI HOTEL無印良品酒店,同時結合三種不同業態。
對于無印良品這一勢態,派尚服飾搭配學院院長康藍心則表示,無印良品定價偏高,大規模的降價并不能從根本上挽回業績頹勢。同時,無印良品近年來產品的品質以及品類并無創新,加之同系類的產業逐漸興起,同質化的傾向開始出現,在產品性能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無印良品所特有的簡約、舒適設計理念的純天然品牌形象不再是消費者的惟一選擇。因此,對于無印良品而言,在市場上勢必會產生一定沖擊。
同時,對于無印良品的“開店盈利”策略,康藍心則表示“著實是一步險棋”。無印良品店鋪選址大多為成本較高的高端購物中心,而在業績低迷的情況下選擇門店擴張比較危險,甚至會拉低業績增長。
康藍心認為無印良品目前正面對一種“成熟的老客戶群體摒棄,新一代消費群體中品牌影響力不大”的尷尬局面,“提升消費者在消費體驗中的新鮮感”是無印良品應該首要解決的問題。不斷培養新客戶群體以及尋找新的消費熱點,了解新一代客戶群體的消費習慣,才能讓品牌獲得持續生長。
立華星財務目前全國各地均有分公司以及合作機構辦理各種財稅業務,我司業務涵蓋: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商標注冊,工商變更,進出口權,出口退稅代辦等多元化業務,如有需要可撥打電話18820806866(微信同號),或點擊【在線咨詢】。
- 03/08 [行業] 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有什么作用
- 03/08 [行業] 創業項目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哪些因素
- 03/08 [政策] 如果要開創公司,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 03/08 [政策] 如何委婉拒絕別人的投資項目
- 03/07 [政策] 經營范圍的名稱涉及到前置審批的情況
- 03/07 [行業] 公司注冊資本多少以上能冠省名
- 03/07 [政策] 公司拿我的卡走賬對我有影響嗎
- 03/04 [行業] 發票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區別
- 03/04 [行業] 怎么判斷寫字樓能不能注冊公司
- 03/04 [行業] 未分配利潤和留存收益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