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資訊 > 直播平臺一年消失上百家
直播平臺一年消失上百家
從線下諸多火爆的娛樂活動,到線上線下同步演播;從電視節目、新聞直播到個人直播;從固定時間地點到隨時隨地直播,直播成為了現在受人們熱捧的一種娛樂形式。只要有一部手機,下載一個直播軟件,便可進行直播。因此,在過去的一年中,出現了不少的直播平臺,爭先恐后,望贏得該行業市場的一席之地。
據中國演出娛樂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聯合“中娛智庫”發布的《2017中國網絡表演(直播)發展報告》指出,截止2017年末,全國共約有200多家公司開展或從事網絡表演(直播)業務,較2016年減少近百家。但與此同時,2017年我國網絡邊沿(直播)市場整體營收規模達到304.5億元,比2016年的218.5億元增長39%。
雖然直播行業倒閉了上百家,但是整個行業營收卻依然在增長。直播行業的整體營收與用戶基本都流入了頭部平臺,頭部秀場直播依靠附屬的主播公會體系與資本加碼,用戶群體穩定增長;游戲直播在電競和賽事直播方面由于線上線下聯動效應明顯,加之與綜藝進行跨界直播保住了過去一年增長趨勢。
總體表明,強者愈強的頭部效應與馬太效應正在彰顯。也就是說,過去一年倒閉100家,但在剩余的近200家直播平臺之中,未來洗牌還在繼續。當資本紅利漸漸消失,那些內容不過關、定位不明確的直播平臺已經或者還將繼續出局或者被淘汰。
根據該報告數據顯示,從用戶規模來看,截止2017年12月底,秀場直播、游戲直播、泛娛樂直播平臺的用戶規模分別是3.12億、2.47億、3.6億。但無論是秀場直播還是泛娛樂直播,在今天瓶頸已經非常明顯,即內容單一、用戶審美疲勞、打賞金額、用戶留存下降的趨勢已現。在2017年7-9月,用戶規模情況一直在小幅度降低中,整個Q3的月活少了200萬人。與此同時,人均使用時長從51分鐘掉到了46分鐘,人均每天打開次數從6.5次減少到5.8次。
從商業模式來看,依賴打賞的商業模式局限性越來越明顯。而另一方面,短視頻在某種程度上也正在搶直播的用戶,畢竟直播與短視頻甚至是網劇、網綜、游戲、內容音頻等產品都在競爭用戶的空閑碎片化時間,這是一場直播與所有內容型產品爭奪打開頻次和使用時長的持久戰,在所有可選擇的方式里面,用戶無論更傾向于選擇那種內容消遣,對另一種內容平臺都構成了沖擊,而內容更好的、制作更精良的、社交互動性更強的娛樂內容顯然更有競爭力。
直播流量紅利已經結束
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共發生了17起融資并購,涉及16家直播平臺。直播行業虎牙直播獲得7500萬美元A輪融資。花椒直播獲得天鴿互動1億元B輪融資,熊貓直播完成10億元B輪融資。但對于到直播行業幾百個平臺而言,資本捂緊錢包的跡象還是非常明顯。
如今,技術對直播行業的改造力度也會越來越強。比如Now直播拿出了綠幕技術,而花椒等平臺則將AI人臉識別、手勢識別等技術應用到直播場合,提供美顏、大眼、瘦臉、魔法背景等功能。
總體而言,這是一場綜合實力的競爭,平臺、內容、資源、新的技術手段等缺一不可。背后比拼的是社交效應、資本與產品業務的整合能力等,歸根結底比拼的是平臺能否圍繞用戶規模、流量、留存率及企業廣告投資回報率上做的更好,本質上是平臺綜合實力的競爭。從這種趨勢來看,無論是在秀場、電商、泛娛樂、游戲,每個垂直細分領域大概會剩下頭部幾家平臺,整個直播行業將從千播大戰過渡到頭部平臺大戰。
雖然直播紅利早已經結束,但是這場競爭卻越來越激烈。這將引發更多的直播玩法,從而加大直播平臺自身的競爭力。比如,社交+直播的玩法,其商業模式上的想象空間在于對于依賴社交關系鏈的驅動,可以做到對于上下游商業產業鏈的整合,對網紅與明星資源的借力與帶動,向其他游戲領域的商業挖掘與轉變也會變得更加順利,對于未來用戶流量資產與資源的收割,有機會形成流量黑洞的社交類直播的可能性會更大。
但總的來說,隨著未來頭部之間的競爭加劇以及直播答題引發的新一輪資本加碼賽,而這會進一步壓縮中小直播平臺的生存空間。過去一年盡管上百家平臺已經倒閉,但這并不是終點,直播行業最壞的時刻目前并未到來。
但是,當經過2016年千播大戰之后,2016年的直播行業相對平淡,但不平靜。2017年,直播行業迎來了倒閉潮。最典型的是曾經估值5億的光圈直播倒閉,而六間房、秀色秀場等直播平臺均被收購,YY旗下ME直播停止運營,更多中小直播平臺生存狀況堪憂。
倒閉百余家,競爭還在繼續
據中國演出娛樂行業協會網絡表演(直播)分會聯合“中娛智庫”發布的《2017中國網絡表演(直播)發展報告》指出,截止2017年末,全國共約有200多家公司開展或從事網絡表演(直播)業務,較2016年減少近百家。但與此同時,2017年我國網絡邊沿(直播)市場整體營收規模達到304.5億元,比2016年的218.5億元增長39%。
雖然直播行業倒閉了上百家,但是整個行業營收卻依然在增長。直播行業的整體營收與用戶基本都流入了頭部平臺,頭部秀場直播依靠附屬的主播公會體系與資本加碼,用戶群體穩定增長;游戲直播在電競和賽事直播方面由于線上線下聯動效應明顯,加之與綜藝進行跨界直播保住了過去一年增長趨勢。
總體表明,強者愈強的頭部效應與馬太效應正在彰顯。也就是說,過去一年倒閉100家,但在剩余的近200家直播平臺之中,未來洗牌還在繼續。當資本紅利漸漸消失,那些內容不過關、定位不明確的直播平臺已經或者還將繼續出局或者被淘汰。
根據該報告數據顯示,從用戶規模來看,截止2017年12月底,秀場直播、游戲直播、泛娛樂直播平臺的用戶規模分別是3.12億、2.47億、3.6億。但無論是秀場直播還是泛娛樂直播,在今天瓶頸已經非常明顯,即內容單一、用戶審美疲勞、打賞金額、用戶留存下降的趨勢已現。在2017年7-9月,用戶規模情況一直在小幅度降低中,整個Q3的月活少了200萬人。與此同時,人均使用時長從51分鐘掉到了46分鐘,人均每天打開次數從6.5次減少到5.8次。
從商業模式來看,依賴打賞的商業模式局限性越來越明顯。而另一方面,短視頻在某種程度上也正在搶直播的用戶,畢竟直播與短視頻甚至是網劇、網綜、游戲、內容音頻等產品都在競爭用戶的空閑碎片化時間,這是一場直播與所有內容型產品爭奪打開頻次和使用時長的持久戰,在所有可選擇的方式里面,用戶無論更傾向于選擇那種內容消遣,對另一種內容平臺都構成了沖擊,而內容更好的、制作更精良的、社交互動性更強的娛樂內容顯然更有競爭力。
直播流量紅利已經結束
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共發生了17起融資并購,涉及16家直播平臺。直播行業虎牙直播獲得7500萬美元A輪融資。花椒直播獲得天鴿互動1億元B輪融資,熊貓直播完成10億元B輪融資。但對于到直播行業幾百個平臺而言,資本捂緊錢包的跡象還是非常明顯。
如今,技術對直播行業的改造力度也會越來越強。比如Now直播拿出了綠幕技術,而花椒等平臺則將AI人臉識別、手勢識別等技術應用到直播場合,提供美顏、大眼、瘦臉、魔法背景等功能。
總體而言,這是一場綜合實力的競爭,平臺、內容、資源、新的技術手段等缺一不可。背后比拼的是社交效應、資本與產品業務的整合能力等,歸根結底比拼的是平臺能否圍繞用戶規模、流量、留存率及企業廣告投資回報率上做的更好,本質上是平臺綜合實力的競爭。從這種趨勢來看,無論是在秀場、電商、泛娛樂、游戲,每個垂直細分領域大概會剩下頭部幾家平臺,整個直播行業將從千播大戰過渡到頭部平臺大戰。
雖然直播紅利早已經結束,但是這場競爭卻越來越激烈。這將引發更多的直播玩法,從而加大直播平臺自身的競爭力。比如,社交+直播的玩法,其商業模式上的想象空間在于對于依賴社交關系鏈的驅動,可以做到對于上下游商業產業鏈的整合,對網紅與明星資源的借力與帶動,向其他游戲領域的商業挖掘與轉變也會變得更加順利,對于未來用戶流量資產與資源的收割,有機會形成流量黑洞的社交類直播的可能性會更大。
但總的來說,隨著未來頭部之間的競爭加劇以及直播答題引發的新一輪資本加碼賽,而這會進一步壓縮中小直播平臺的生存空間。過去一年盡管上百家平臺已經倒閉,但這并不是終點,直播行業最壞的時刻目前并未到來。
立華星財務目前全國各地均有分公司以及合作機構辦理各種財稅業務,我司業務涵蓋: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商標注冊,工商變更,進出口權,出口退稅代辦等多元化業務,如有需要可撥打電話18820806866(微信同號),或點擊【在線咨詢】。
- 03/08 [行業] 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有什么作用
- 03/08 [行業] 創業項目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哪些因素
- 03/08 [政策] 如果要開創公司,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 03/08 [政策] 如何委婉拒絕別人的投資項目
- 03/07 [政策] 經營范圍的名稱涉及到前置審批的情況
- 03/07 [行業] 公司注冊資本多少以上能冠省名
- 03/07 [政策] 公司拿我的卡走賬對我有影響嗎
- 03/04 [行業] 發票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區別
- 03/04 [行業] 怎么判斷寫字樓能不能注冊公司
- 03/04 [行業] 未分配利潤和留存收益一樣嗎

猜你喜歡
- 撒幣維持流量 直播答題卷土再戰 (1) (2650)
- 關于直播答題的冷思考 (1) (3219)
- 直播答題賺錢熱度高居不下 是否能持續 (1) (3458)
- 2017年最新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的規定 (1) (3950)